永乐高70net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739-5328739

二维码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组织

浏览: 日期:2016-05-03

教育部在2000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中职学生毕业之后能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工作。基于中职的培养目标,如何科学地组织实践环节教学, 就成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我校会计教学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搞好中职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应做好以下几个这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技能训练的实施,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从未见过的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物,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既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在上岗前就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能有效处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一章时,可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别和填制并进行审核,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准备好各种账页供学生识别,再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练习日记账及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在讲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时利用前面的资料讲解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在学习财务报告时让学生自己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
      二、通过综合模拟实验培养学生会计业务素质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在初步阶段,其实习一直是依靠社会上的企业进行,收到一定的效果,也培养了一大批财会人才,但时间一长,实习的学生在企业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如企业体制的转变等,使接收单位顾及“商业机密”、“财务机密”,不愿意非本单位专业人员接触这些经济资料和原始单据,更不会让他们插手参与这些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过程,学生的实习技能得不到全面的锻炼。而市场上在招收会计人才时一般要求至少有一至两年工作经验,为适应市场寻会计人才的需求,学校必须通过校内的培训,使学生毕业时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模拟实习开始逐步走入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的教学中,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已逐步转变为以校内模拟实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多环节相结合的形式。
      会计模拟实验是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事项、以及与产生和形成这些经济事项有直接联系的内部和外部经济事项、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验对象,按照会计制度和政策的要求,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从而,使学生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获得直观、系统全面认识的一种室内实践方法。
      会计模拟实验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更全面地设计该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模拟其生产经营过程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会计活动,从而掌握会计理论和熟悉会计操作技能。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这就使他们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在具体的实施中,这种模拟实验可与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如在《财务会计》、《行业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开设的同时模拟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成本计算的手工记账训练,最后再进行一次综合模拟训练(手工和电算化)。这样通过几轮的模拟训练,使得学生具备相当于一至两年的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实训的有效进行
      中职教育是一种职业针对性非常强的教育, 而实践一项职业或一类职业必须掌握其相应的技术知识, 所以传授一种针对职业的技术知识是中职教育最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和立身之本。那么办好职业教育, 培养出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就必须依赖于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教育部在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界定:“教师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职称证或技能证”,这一解释可以理解为“教师+专业证”,即为“双师型”教师。
      2004 年6 月17 日至19 日教育部等七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提高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要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必须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会计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其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外流,严守商业秘密,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不愿意让外来人员知道其真实的会计资料和财务状况,这就使得财会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其它专业有所不同,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方式有:
      (1)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资格的技术职称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依托相关高校的师资培训基地及教师进修网络,将理论培训与操作培训、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有机地结合。
      (3)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任有丰富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4)组织进行实训实验室建设,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专用机房,为教师提供实际操作场所,利用学校资源开办相关的财经专业校办产业如代理记账公司等,有计划的组织教师承担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 
      (5)在条件许可的的情况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能力,学校可以每学期安排教学轮空,要求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锻炼,也可以带着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企业中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应从日常教学着手,通过阶段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而这一切的实施有赖于建立一支“双师型”队伍作为保证。